52岁的文休洲有118把大小不同、刀口各异的刻刀,最常用的就有16把。有很多湘西手工艺人跟他一样,纵有一双巧手,却面临着手艺失传、作品滞销的局面。
几位手工艺人走向长沙,将自己的作品“贴牌”,与电商合作销售。他们已不再年轻,但却是第一批带着作品“进城”的湘西老乡。
红网长沙3月2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姚冶)“我这有刻刀一百一十八把,没有一把是相同的,你想要刻谁,我都可以刻给你”。52岁的湘西土家族人文休洲,手上正娴熟地刻着一个花式繁复的楠木笔筒。和他一起的4位湘西汉子平均年龄超过55岁,大部分是第一次“进城”。
和他们一起第一次“进城”的,是频临失传的湘西木雕、传统雕花等工艺。今天,杨挺、文休洲、杨昌琼、张和里、田敏生5位湘西老乡来到长沙,亲手将自己制作的民族手工艺品交付给电子商务平台“乡货网”,寻求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销售的新出路。
一只茶杯大小的木质雕花笔筒,需要一位身怀数十年经验的手工艺人不休息地雕刻3-4天时间。材料是用的湘西特有的金丝楠木,花式精巧,繁复至极。在湘西,他们雕刻出来的作品多以旅游工艺品销售,多是放在商店寄卖。“很多顾客开口就说,你这是不是金丝楠木的?”田敏生说,因为渠道不规范,销售也很成问题,自己耗费数天心血雕出的作品常常遭遇顾客误解。“所以,我们成为了第一批愿意主动走出来的湘西老乡。”
自国家主席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做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指示后,更多的社会力量开始致力于推动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不应该只是政府的工作,而是应该调动更多民间力量参与。”湘西花垣籍律师李健表示,自己将作为湘西农产品的质量担保律师,凡是通过其贴标和由乡货网流通的相关产品,消费者如有任何产品相关的问题,可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