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刚播出的《我的青铜时代》中,罗翔谈到他26岁时遇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的故事,今天一大早就登上了热搜。
去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签约B站直播首秀,被网友提问“您的价值观,尤其是关于正义的部分,是在什么年龄阶段形成的”时,给出了一个非常确切的时间点:33岁。
“至少在33岁之前,我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一个相对主义者。我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就是:Who cares?你管得着吗?又不关你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如此清晰的分水岭?33岁那年的罗翔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个精确到具体年份的时间点,曾引起很多网友的好奇。
就在这次直播之后不久,去年上海书展期间,罗翔接受晨报记者专访,给出了非常模糊的解释。
今年6月8日,全国高考第二天,陈晓楠主持的全新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上线。作为首期嘉宾的罗翔再次被问到这个问题,但依然讳莫如深。
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继石器时代之后人类的早期阶段,因此就有了“人类觉醒”“摆脱蒙昧”等内涵。罗丹著名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寓意也在于此。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青铜”则意味着新手、菜鸟。
任何一个在外界看来已经功成名就的人,都经历过各自的“青铜时代”。在主持人陈晓楠的理解当中,“青铜时代,或许可以解释成一个人最初认清自我、认定未来道路的那个重大的人生时刻”。而将这样的“时刻”,将这些成名人士也曾有过的迷茫,让年轻观众了解,显然是有意义的。
罗翔认为自己的那个“重大时刻”,就发生在33岁。从那之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你也会有一种笃定,你会有一种平静,最重要是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情,最重要是你听不到内心对你的抱怨,最重要是多年以后的你能够看得起现在的你。”
“小镇青年”
罗翔1977年出生在湖南省耒阳县一个普通人家。虽然并不是衡水中学张锡峰同学那样的农村,但在耒阳,罗翔的同龄人们基本只有两条出路:北上,去读书;或者南下,去广东打工。当然,后者要比前者多得多。
1980年代的小县城,显然并没有衡水那样整齐划一的学习氛围。罗翔有一个很要好的初中同学,放暑假几次去同学家玩都找不到人,同学父母说他生病了,等到开学了还没有出现。
后来罗翔才知道,这位同学是被抓起来了。因为当地社会上的小混混抢劫,让这个同学帮忙望风,被警方一并擒获。
“如果他那天叫我去,我会不会去望风呢?我现在肯定说不会,但是你要回想到在那个时间点,如果真的他叫我去,我不敢想象……人生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你只能把它归结为命运。”
1995年,18岁的罗翔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这个“小镇青年”平生第一次走出湖南本省,来到北京。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晚上,罗翔就买了几瓶啤酒跟大家喝——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好几个室友之前从未沾过酒。
罗翔自称“本身就是一个不怎么循规蹈矩的孩子”,但在家的时候被父母管得紧。到了大学之后,终于有机会“放浪形骸、率性而为”,于是跟同学喝酒、唱Beyond的歌、骑着自行车兜遍了北京城。
罗翔曾经毫不讳言地说起自己刚进大学时是多么的骄傲、自负、冲动,既自恋又自怜,比如认为自己至今还经常被网友调侃、n和l不分的湖南口音,是最美的语言。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湖南老乡会,他们就互相抱怨其他省份的人“好蠢”“辣椒都不吃”“居然还要吃馒头不吃大米”,等等。
有次,一个湖南老乡会没有叫上罗翔,他去问原因,人家告诉他这是“长沙老乡会”,仅限省会城市的同学。另一个同学家也在长沙,但因为住在长沙郊区,也没被叫上。罗翔的地域优越感被狠狠地打击到了,“这一刻,我才知道我以前的自恋啊、偏见啊,有多么可笑和愚蠢。”
“法内狂徒”
1999年,罗翔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一个湖南农民到北京寻求法律援助,为了省钱,被热情的老乡们辗转安排,住到了罗翔的宿舍里。在一群大学男生当中,这位湖南老乡显得格格不入,几天之后就搬离了宿舍。直到有一天,罗翔吃惊地发现他睡到了学校的地下通道里,而当时还是大冬天!
罗翔和同学们为他做了法律援助,后来又凑钱让他回乡。那是罗翔第一次具体地感觉到,原来法律可以真真实实地帮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就觉得很有意义”。
2003年,罗翔在北大读博,天桥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到处问路,但路过的人都爱理不理。
罗翔走上前去问,原来老太太要去某家法律援助中心,但罗翔自己也不认路。
罗翔帮忙打电话问到了地址,老太太兜里拿出一张小纸片,要把地址记下来。
在得知老太太已经走了几个小时之后,罗翔表示自己可以打车带她过去。
听到这里,老太太噗通一声就跪到了地上。
在出租车上,罗翔没有问老太太到底需要怎样的援助,虽然当时他已经拥有律师资格,但一直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说白了,我是有点担忧,我也不想惹麻烦”。
到了援助中心门口,老太太告诉罗翔就不用陪自己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就像鲁迅先生曾写过“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那样,罗翔说,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来,自己依然觉得羞愧。“她说出了你内心,她戳中了你的内心,(她说完那句话)马上你就会觉得你是用虚伪的道德优越感来掩饰你内心(自己之前的担忧)。”
这件事情对罗翔的直接影响,是他从那之后做了很多法律援助的工作。“我就觉得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2009年,罗翔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有次开车行驶在一条山间小路上,突然间下意识地就踩了一脚刹车,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前胎已经到悬崖边上了。就在他惊魂未定之际,旁边一辆车直接驶下了二三十米的悬崖。“事后回想起来,你才真正意识到,若非命运的庇护,你早就没了。你所有的梦想,你所有对人生远大的一些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但当时的罗翔,狂妄地将之解读为自己“运气好”,于是依然在狂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所有的“运气好”,都只是加持了这种狂妄。
“法治之光”
从2019年开始,不同up主剪辑的罗翔厚大法考的课程视频,就在B站广为流传。但罗翔坦白地说,刚开始上讲堂的时候,他并不是这种风格,相反,他非常之狂妄。
他说通过率在20%左右的法考是“一个非常低端的考试”,轻轻松松就能过;他喜欢争辩,咄咄逼人,以把对方说到哑口无言为乐;他擅长也乐于用老百姓听不懂的专业名词,有一种“知识的优越感”。
但在狂妄之外,罗翔跟自己内在的冲突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虚伪的人,是一个很伪善的人,你总是瞧不起你自己”。他在B站直播时,这样回答网友的提问——
“但是后来慢慢地发现,自己不快活;后来你慢慢地发现,你的自由经常把你拖拽下去,你经常受到你内心幽暗的拖拽。所以后来我才慢慢地审视,如果人生没有意义的话,那说有意义就毫无意义;如果正义是相对的话,那说一个事情不正义,就毫无意义。
所以后来我在逻辑上慢慢地接受,我觉得相对主义的正义观是要抛弃的。慢慢地开始认同,这个世界是存在美德的,是存在公平和正义的,这个世界是不能靠着彻底的怀疑主义来生活的。”
真正的转变,是从2010年开始的。在《我的青铜时代》中,罗翔依然没有说出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说,2010年人生发生的重大转折,至少比自己2020年莫名奇妙走到聚光灯下要重要得多。“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它相当于整个人生观世界观的根本性的转向。”
别人眼中的罗翔变了,不再那么爱参加聚会了,参加聚会也不再爱高谈阔论了,喝酒更是明显喝少了,“大家觉得你没有以前那么有趣了”。与之相对的,是罗翔终于达成了跟自己的某种和解。“有很多事情不断地提醒你,人应该谦虚,人应该谦卑,人应该走出自己自大自恋那种偏见的洞穴。”
罗翔开始越来越多地将抽象的法律与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有了那段罗翔在法考课堂上说“我们法律人为什么要去追求公平正义?因为正义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断挑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视频。
这条视频被广泛传播,而这些并不直接属于法考考纲的临场发挥,成就了罗翔视频的个人风格。“如果我们只需要培养出技术主义的人才,(这些内容是不用讲的)。但我始终觉得他们要去思考,我为什么要从事法律职业?法律职业真的只是我谋生的工具吗?能不能有一些更宏大的支撑呢?能不能跟人类千百年来关于法律传承的这根电线来接通呢?我想告诉他们意义,让他们知道投入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是值得的。”
在参加厚大课程培训时,很多学生都会去找老师要签名,一般老师签的都是“一考而过”“法考必过”之类的祝福词,但罗翔会在扉页认真地写下:做法治之光。——这也成为他后来图书签售时读者要的最多的签名。
“草船借箭”
2020年3月9日,“罗翔说刑法”正式入驻B站,到今天(2021年6月9日)正好15个月,拥有粉丝1443万。罗翔发布的第一个视频“B站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罗翔”,点击量已经超过1246万。有网友称,2020年在B站,罗翔可能是唯一能在热度上与“后浪”视频相抗衡的人。
那句“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高居罗翔金句榜首,罗翔当然也会面对自己内心的“张三”。当被陈晓楠问及什么时候感到自己真的“红了”时,罗翔说,就是走在大街上越来越多地会被人认出来时。但与此同时,“会有一种惶恐,我怕滥用这种影响力,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我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
但此时的罗翔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的“狂徒”。他愿意承认自己“经常动摇,有的时候是每天都会动摇”,也经常会怀疑自己所相信的一切是否值得相信。
“就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微光,就朝着那个微光的方向走过去。虽然有时候会怀疑,你会觉得会不会走错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每一个怀疑都是为了寻找确信。怀疑只有两种后果,第一种是走向彻底的怀疑,于是人就变得虚无;第二种就是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确信,让人变得越来越确信。逻辑上我不断提醒自己,所有的怀疑都是让我不断地来寻找确信。我的怀疑只是让我越来越相信我所相信的东西。”
在网络上,罗翔的绝大多数观众,就是那些处于个人的“青铜时代”、正在寻找“确信”的年轻人。如何做到好的自己?如何过好的一生?
罗翔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要定义什么叫做‘好’。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关于好的标准。good后面加个s,就变成了商品(goods)。做一切事情最重要的是为了赚钱吗?你要去寻找什么叫good,然后你才可能去过good的一生,你才可能避免去随波逐流。(这样)你内心会有一种笃定,你才会拒绝去跟别人攀比,也拒绝被别人所攀比。”
罗翔自己的孩子也已经上高中了,他很少跟孩子讲到法律的问题,也无意于子随父业。“我就希望他能够做一个善良的人,能够找到什么叫good,就够了。”
2020年,罗翔推出《刑法学讲义》,成为年度畅销书。他在前言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一直觉得,自己所得的一切皆非所配。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众人将我不该有的荣誉投射于我。”
在网络红人层出不穷、谁都不知道能领风骚多久的时代,在外人看来正当红的罗翔,甚至已经做好“跌倒”的心理预演。“既然登上普法的舞台,就希望能够演好给定的剧本,并从容接受下场的命运。”
来源: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