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场地,选好合适的饲养场地,是建好养殖场、养好水蛭的重要工作。要周密考虑,细心测评,尽可能地做到经济合理、适用安全,既要考虑到水蛭的生活习性和要求,又要考虑地形、水质、土质、运输、电力、排灌、饵料等条件,保证水蛭既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又能健康地生长发育。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来,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龙虾,水蛭,泥鳅,美蛙养殖
水蛭养殖----排灌养殖池的水位应能控制自如,排灌方便。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两手都要抓。尤其要防止洪水的冲击,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饵料饵料大多以水中浮游生物、螺类、贝类、虾类、鱼类等动物为主。同时要注意附近屠宰场畜禽鲜血的利用。养殖方式[1] 不论利用房前屋后土塘、泥坑,还是在江河、湖泊,养殖方式虽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方式:即野外粗放养殖和集约化精养。选择哪一种养殖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条件差的,可就地取材,采用野外粗放养殖;条件较好的,可采用集约化精养方式,即建立高标准的养殖池,为水蛭的生长繁殖提供较理想的生态环境,通过工厂化养殖,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水体要求:水源应充足,水体pH在6-8之间,肥水透明度为20-30cm。
温度要求:生长适温为10-30℃,25-30℃生长速度较快。
土壤要求:建造养殖池的土壤好的为壤土,其次为黏土,若养殖地多为旱地,则要寻找靠近河流的地方造池。
食物要求: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人工饲养主要投喂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