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安全教育更是从小抓起!
相对于普龄儿童,我们的孤独症孩子无法像他们那样准确分辨危险,自我保护能力也相对薄弱。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规范,对家庭来说是一项艰巨却又必不可少的任务。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份暑期安全科普小知识。
Part.1界定清晰的界限
心理学里有一项有名的费洛斯特法则:指的是如果要修一堵墙,必须知道把墙修在哪里。如果要制订规则,必须知道规则的界限在哪儿。
那就意味着家长要给孩子设定清晰界限和规则,并为孩子解释其意义,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Part.2学会分辨危险和应对危险
当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实际行动永远比口头教育要更有效。把抽象的内容化为具象的演示,让孩子在生动形象的互动演示中了解危险,并跟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在趣味学习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危险演示”是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尝试的。
第1类是模拟后果法。
如:当孩子喜欢爬窗台,怎么劝都不听时,我们可以当着他的面,把一个他喜欢的杯子放阳台上,让孩子“不小心”把杯子碰掉下去,看到破碎的杯子,让孩子感到难过,从而体验这种危险行为的严重后果。
第二类是亲身尝试法。
如:当孩子喜欢在厨房玩耍,我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亲自去触摸一下烫的锅灶,适度感受烫的感觉,意识到这是不好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危险程度可控,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切勿为了创设情境,而让孩子真的置于危险当中。
Part.3小心为上,预防为主
所有危险的应对与规避中,有一条最简单有效的:那就是小心为上,预防为主。
在居家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的如:
★ 不让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以防发生意外;
★ 家里的药物、消毒剂等一定要妥善保管,别用饮料瓶装消毒剂;
★ 注意不要让孩子把花生粒、瓜子仁(壳)、小纸团等放入口、鼻、耳中,防止异物入体;不要让孩子玩小刀、剪子、玻璃球等尖锐或易碎品;
★ 防止孩子从床、桌子、凳子上掉下来,窗台下面、阳台,不要堆放可以攀爬的物品,防止坠落;
★ 煤气阀门要及时关闭,严防煤气中毒;
★ 给插座等危险电源处加上盖子,防止孩子误触。
当我们带孩子出行时,一方面需要挑选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出行地,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而是选择一些如周边公园、特色乡村、动物园、科技馆等适合孩子的出行点。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使用“替代行为”来避开危险的事情。如:孩子想要玩水但外面的水域并不安全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咱们回家后去浴缸里玩水,过两天去游泳池玩水好不好?”这样即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也能保证孩子的人生安全。
写在最后:
有时候,与其时刻帮助孩子躲着“暗”,不如教会孩子如何自己找到“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