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攻或者拉球练习时,沉肩坠肘后就能放松大小臂。但球速提快后就感觉大臂和小臂会僵硬。这个是什么原因?
之前能够放松并做到沉肩坠肘,是因为球速慢或者说练球时会放松。球速快了,衔接也要求快了,就没有时间还原和放松了。首先这是正常的现象,快速相持中要做到放松确实不易。只能靠平时练球提高自己技术和动作的紧凑感,养成快速还原的意识和习惯。
快速学会正手拉高吊头一点:要体会对球造成的薄摩擦。第二:就是在摩擦的时候,前臂和手腕是如何快速的发力的。第三点、就是我们身体各个部位是发力的配合,脚下的蹬转,腰部的转腰发力,以及手臂的发力配合。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三点一步一步的来体会正手拉高吊弧圈球
一阶段体会前臂和手腕快速收拢,向上前方进行摩擦。
先找到摩擦球的感觉,那么我们先以这种提拉弧圈球的这种动作来体会一下,这个时候你的脚下蹬转和腰部转动的幅度可以不要那么大,先体会把球提拉上台的这个感觉,先把手臂手腕放松,放松,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摩擦的时候这个动作很软,没有快速收拢的话,球就容易下网,如果前臂快速的向上收拢,就靠这个前臂和手腕向上提拉起来,可以再退后一点,拉球的下降后期,把球带起来,这个就是我们提拉弧圈球的这个动作,提拉弧圈球可以处理一般的刚出台旋转不是很强的下旋球,可以用提拉技术把球带过去。比赛能发挥出练球时的百分之七十就很好了,这需要自我调节和逐步积累经验。体会前臂的主动发力摩擦,这头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要体会一下手腕的发力
刚才都是前臂发力为主,手腕是捏的比较死,那么第二个阶段呢,我们手腕捏松一点,这个拍形捏松一点,不要握太死放松,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腕快速的发力,如果你捏死的话你这个手腕的爆发力就出不来,动作可以不用太大,还是提拉弧圈球的动作,但是要体会手腕的充分发力,手腕充分的,引拍,展开,向下展开,瞬间发力,手腕,瞬间抖动发力。以右手执拍为例,球拍从右往左挥动,通常是左侧旋球,球拍由后往前挥动,可发出上旋、下旋和奔球。我们看到手臂的力量加上去以后,这个球就拉的更轻松一些,这是第二个阶段,体会到手腕的放松发力。
第三个阶段腰部的发力和脚下的蹬转力量后我们要把腰部的发力和脚下的蹬转力量都要加上来,那么这个时候引拍的动作就要稍微大一点,压低,压低下来,压低到什么程度,我们前面的视频有讲过,大家可以看一下啊,压低下来,向上前方,进行蹬转,脚要蹬起来,帮助发力,手腕放松,放松摩擦,蹬起来。建议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利于正反手转换方便,而平影响正手攻击力。拉好弧圈球的几个要点一、外在的挥拍
我们知道,挥拍慢,击球力量就不够;挥拍快,球就脱板快而难以摩擦,所以拉球也就只能采取快慢结合的变速方式了。而如何变速,看一下国际上的高水平选手,即可知晓如下了:
1慢起
启动阶段慢速挥拍,以对准来球并为击球的稳定与发力的流畅做好充分的准备。
2快撞
在慢起的基础上直接发力挥拍击球,使得挥拍速度达到整个挥拍高速的八成。
3猛摩
在快撞且球还未脱板前,发力猛然撞摩来球,使得挥拍速度向着高速度冲刺。
二、内在的发力
在完成了外在挥拍方式的分析后,我们即可分析与之配套的发力方式了(这里以正手拉球为例)。我们知道,拉球就是蹬腿、转腰、挥臂的连续动作,但内在的发力又是如何的呢?
1蹬腿
这是人体力量较大的肢体,正好用于带动整个人体从静止态进入加速态以利于将来的挥臂击球--与慢起契合。
2转腰
在蹬腿启动了人体的基础上,腰部的转动可以使挥臂获得更大的加速度,是击球质量的关键点--与快撞契合。
3挥臂
在蹬腿和转腰使得球拍有了较高速度的基础上,发力挥臂击球,可使球获得更高的速度或旋转--与猛摩契合。
总是习惯性退台,有什么训练方法提高?退台的原因除了步法跟不上之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击球时机晚!你说你们打球速度都比较慢,是指动作慢呢还是球速度慢,我想其中有动作慢的成分,也有球速慢的成分。第二层意思是相同的技术动作身体位置的空间移动轨迹、关节角度基本是重复的、相对固定的。既然球速不快,那为什么还要退台?先不说步法移动的问题,是你的击球时机太晚造成了不得不退台,以空间换时间去击球。
所以,解决办法有三个:
一是保持正确的击球预备姿势,便于脚步快带移动;
二是迎前击球,在球的高点期以前击球,争取足够的击球时间,可以避免时间来不及的问题;
三是加强步法移动训练。站位近台的情况下,步法移动够快,你击球的效果和威胁就会大大增加。
可以试试以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