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循行要点:
1.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的主要理论根据:所有的阳经都与督脉会于大椎穴;
2.除足太阳经外,所有阳经都经缺盆穴,进入胸腹腔,而络属脏腑;
3.会于巅顶的经脉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厥阴肝经,故巅顶痛多与上述经脉有关,特别是与足厥阴肝经关系zui为密切;
4.行经额部的经脉,除足太阳、督脉外,主要是足阳明经,故前额痛多属阳明经头0痛;
5.目外眦为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处,目内眦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脉、阳跷脉交会处,而手太阳小0肠经是通达目内、外眦的唯0一经脉;
6.行于耳中的经脉有:手足少阳及手太阳经,故耳暴鸣暴聋多与肝胆火旺有关; 7.环绕口唇的经脉有:手足阳明、足厥阴及冲任二脉,故冲任气血充盛是男子生胡须的根本原因,女子诸经气血下0注为月经,故不生胡须;
8.联系目系的经脉有:足厥肝经和手少阴心经;
9.肝经绕阴器、抵小腹、斜行少腹、上布两胁,故肝0病多见两胁痛引少腹,甚至控睾;
10.联系舌的经脉有: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shen经(挟舌本-到舌根两旁),故唾液的分泌与病变,多与脾、shen两脏有关。
经络有运行0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脏腑也”(《素问·皮部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0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shen经人肺、络心,所以shen虚水泛可凌心、射肺。至于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络属于相同的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心火可下移小0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使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等等。经络循行四通八达而至机体每一个局部,从而使每一局部成为整体的缩影。
经络的濡养作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0官,均需气血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通过经络循环贯注而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0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所以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中医讲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我每次帮您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您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0、寒、署、湿、燥、毒0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0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0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0竿见影。大肠经从食指上来,沿胳膊外侧往上,过肩膀头,经过肺,往上到鼻子,过人中穴(鼻唇沟的中点)。
督脉 ⑴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shen。 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⑵ 基本功能: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之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shen,它与脑、脊髓和shen有密切的联系。十二皮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