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经济等新商业模式涌现,电动自行车广泛应用。尤其是疫情期间,电动自行车成为许多居民短途出行的首要选择,但居民在小区却遇上“充电难”等诸多不便。因此,电动车安全管理方面亟待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治理体系。
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年均产量超过3000万辆,市场保有量近3亿辆,对构建和谐有序的现代交通体系,有效缓解道路拥堵,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电动自行车在安全管理上有个较大的薄弱环节,那就是集中充电管理领域。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起火原因主要是充电不当引起的电气故障。受制于小区物业条件的限制,不少居民将自行车停放在室内、走道及楼梯等公共区域充电,火灾事故隐患屡见不鲜,一旦在室内及封闭区域起火,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在电动自行车及其动力蓄电池领域的广泛使用,电动自行车行业持续推进转型升级,以智能化、高1端化、个性化为代表的电动自行车将会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其绿色出行的理念也会愈加深入人心。
近年来,因电动车违规停放和充电引发火灾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频发,引起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开展了电动车“正源清违”专项治理工作,坚持疏与堵结合、重拳整治与规范管理并重,各方面规范电动车生产、流通、使用、停放、充电等环节。
据了解,在使用共享充电桩时,当充电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或者出现漏电的现象,充电桩系统会立刻切断充电口电源;当充满电时,系统也会自动结束充电,以防电池过充引发过热。充电桩和充电棚的建设,使得新区电动车“混乱停放、充电难、乱充电”的现象得以大幅改善,同时,也有效的解决群众对电动车充电安全性的顾虑。
随着充电桩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的实施,自己更加坚定信心将企业转型开始销售电动微型车。创新基因丰富商业模式不同于其他领域,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互联网+概念,盈利模式也更加丰富。武汉市业内人士分析,因为充电站不同于传统加油站即加即走,充电服务时间普遍比加油时间长,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间,这就给高附加值服务提供了生存空间。在充电期间,充电站可以提供汽车检测、汽车保养维护等服务,还可以通过开发APP,实现手机预约、网上付费、到站充电兼维修保养的流程,有能力打通厂商、消费者到服务商的整个产业链,打造综合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