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结束后,去除杂交液,立即于室温把滤膜放入大体积(300-500ml)的2×SSC和0.1% SDS溶液中,轻轻振摇5分钟,并将滤膜至少翻转一次。重复洗 一次,同时应避免膜干涸。
68℃用300-500ml 1×SSC和0.1% SDS溶液洗膜两次,每次1-1.5小时。此时已可进行自显影。如背景很高或实验要求严格的洗膜条件,可用300-500ml 0.2×SSC和0.1% SDS的溶液于68℃将滤膜浸泡60分钟。
把滤膜放在纸巾上于室温晾干后,把滤膜(编号面朝上)放在一张保鲜膜上,并在保鲜膜上作几个不对称的标记,以使滤膜与性自显影片位置对应。
用第二张保鲜膜盖住滤膜。加X片并加上增感屏于-70℃曝光12-16小时。
底片显影后,在底片上贴一张透明硬纸片。在纸上标记阳性杂交信号的位置,同时在不对称分布点的位置上作出标记。可从底片上取下透明纸,通过对比纸上的点与琼脂上的点来鉴定阳性菌落。
染色体原位杂交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标记的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探针,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与中期染色体玻片标本中的同源 DNA 序列进行杂交。
标记可以用放1射性同位素(3H、35S、32P),然后进行放1射自显影;也可以用非放1射性的荧光素生物素、地1高辛,再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即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
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精1确定量定位的过程。原位杂交可以在细胞标本或组织标本上进行。
原位杂交的特点是杂交在显微镜载玻片上中期染色体标本上进行。所谓原位即指标本上DNA原位变性,在利用放1射性或非放1射性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杂交后,通过放1射自显影或非放1射性检测体系来检测染色体上特异DNA或RNA顺序,可用放1射性颗粒在某条染色体的区带出现的频率或荧光的强弱来确定探针的位置,从而进行准确的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