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锅炉里使用的水是经过处理的软化水,不易结垢,但软化也只是降低自来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并不能消除。当水加热时,水中的钙、镁、铁离子等与水中的碳酸根、硅酸根、氢氧根离子等迅速结合,使之产生碳酸钙、硅酸镁等水垢,并牢牢地附着在换热器及管道等的内壁,从而造成系统换热效果变差、管径减小、水流不畅或堵塞等,耗能增大,而锅炉的水泵一旦堵塞、水流不畅极易发生故障,主换热器在火焰的高温下也容易损坏,从而缩短锅炉水循环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
1、水位调节器功能的检查:是否能自动上水、停泵。
2、火焰监测的检查。
3、转动、滑动、凸轮部位加润滑油,并进行擦拭。
4、冲洗水位计1-2次(每班),要按正确方法操作,直至使水位计冲洗干净。
5、排污1-2 次(每班)。
6、超低水位停炉,要进行停炉试验(按B3板上边的按钮,应能模拟缺水停炉),或是排污,来检查超低水位停炉的功能。
7、安全阀手动开启一次,复位要迅速。
8、燃烧器控制系统和电眼要进行检查,用手抽出电眼的光电管,应在1s内停炉;并对电眼进行擦拭。
9、阀门盘根进行充填或更换;消除跑冒滴漏。
10、各处螺栓进行紧定,尤其是燃气管路系统,必要时要检漏。
具体到地方层面,洁净煤取暖确有巨大需求。例如,今冬河北一地的覆盖面就超过500万户,保供量不少于765万吨;山东也提出,2019年力争推广洁净型煤350万吨的任务。
然而洁净煤取暖却问题频出,其中可追溯的原因很多。比如,洁净煤发下去了,与之相配套的炉具却迟迟不到位;花替用户装好新型炉具,炉膛里却依然烧着劣质散煤,清洁取暖也就无从谈起。“病灶”不一而足。但背后折射出的共性问题是,一些地方洁净煤推广效果不理想,与地方只急于完成散煤治理、冬季保供任务,而不注重实际成效有很大关系。在部分地区,因决策、执行时间有限,炉具招标工作匆忙开展,不但未能实现扎实推进,反而给用户带来不便,造成洁净煤不好用的坏印象,不愿用。更有甚者,一些不合规的厂家趁虚而入,钻了改造任务重、时间紧的空子,以挣、吃补贴为目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根本无法保障。种种乱象之下,洁净煤取暖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破除,关键在于对症下药、施策。
表面上看,洁净煤取暖需求旺盛、用量可观,但究竟选什么煤、用什么炉,实际主要是由地方拍板。换言之,替老百姓作了选择,上面推什么、底下用什么。
既然如此,煤和炉的选择均要有据可循。洁净煤生产、供应要达到哪些指标参数,与之相配套的炉具应满足哪些准入门槛,二者如何合理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在招标环节,这些都是事关洁净煤取暖改造质量的关键问题,应该首先予以明确。严控质量,才能为老百姓选出真正的好煤、好炉,而不是一味追求改造数量。
目前,北方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暂无条件实施气、电代煤。这意味着,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洁净煤取暖仍有较大市场需求。群众冷暖无小事,洁净煤取暖改造只有把好质量关,严防埋下质量隐患,才能充分发挥好其在民生供暖中的兜底作用,也才能为行业自身生存和发展赢得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