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历某一时期,当伊朗西部某地栽培二粒小麦被带到粗山羊草分布地区后,发生了自然杂交,其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后产生了普通小麦。其演化的过程,按传统的观点是:具AA染色体组的一粒小麦与具BB染色体组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产生了二粒小麦(染色体组AABB);二粒小麦驯化为栽培二粒小麦,再与具DD染色体组的粗山羊草自然杂交,才产生了普通小麦(染色体组AABBDD)。
在中国继云南小麦亚种发现之后,在西藏高原又发现有麦穗自行断节的普通小麦原始类型(称西藏半小麦);在伊犁河谷有大片的粗山羊草(中国通称节节麦)原生群落,而黄河中游麦田早就有混生节节麦,这些事实对研究中国小麦的起源、演化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载,说明公元前1238-前1180年小麦已是河南海上北部的主要栽培作物。《诗经·周颂·清庙思文》:"贻我来牟",亦作"麳麰"。三国魏张揖(3世纪)《广雅》有:"大麦,麰也;泪科,麳也"的记载。以后的古代文献中,将小麦简称为麦,其他麦类则于"麦"前冠以"大"、"穬"等字,以与小麦相区别。根据《诗经》中提及的"麦"所代表的地区,说明公元前6世纪,黄河中下游已普遍栽培小麦。据以后史载,长江以南地区约有公元1世纪,西南部地区约在公元9世纪都已经种植小麦。到明代《天工开物》(1637年)记载,小麦已经遍及,在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镐京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发掘,在一个西周中期用于填埋垃圾的灰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批碳化的小麦颗粒,虽然距今有2800多年,但小麦颗粒形状依旧保存完好。说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麦已经在国都镐京周围开始规模化种植,这个发现对"我国北方小麦开始广泛种植是在汉代"的传统观点提出挑战。[1]
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小麦去皮与红豆煮粥食用可生津,去水肿,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小便,,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它煎熬成汤食用,可治。磨成末服用,能杀蛔虫,将陈麦煎成汤饮用,还可以止虚汗。将它烧成灰,用油调和,可涂治各种疮及汤火灼伤。
浮麦:主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病虚热,妇女劳热。
面: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以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