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胶体电池
水性胶非学科规范术语,是为了区别凝固态胶体的一种名称。对胶体的理解,学术分类与习俗理解有很大不同。习俗多认为常温下物理状态呈胶凝态的物质叫胶体,而在化学结构分类中,定义为分散相基础结构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物质。决定电化学特性的是胶体粒径及其表面活性剂。胶体电池在历几沉几浮,与胶体的材料发展和技术成熟程度有关。近三两年,虽然已研发出纳米级溶胶,对表面活性剂的电化学应用也有了更多的生产实践,但对于厂商而言,很难在短期内选型出适用的凝胶态胶体。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
由于FeO6共边八面体网络不连续,致使不能形成电子导电;同时,PO43-四面体限制了晶格的体积变化,影响了Li+的脱嵌和电子扩散,导致LiFePO4正极材料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效率极低。 [3] LiFePO4电池的理论比容量较高(约为170mAh/g),放电平台是3.4V。Li+在正负两极之间往返脱-嵌实现充放电,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Li+从正极迁出,经电解液嵌入负极,铁从Fe2+变成Fe3+,发生氧化反应。
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
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磷酸铁锂晶体迁移到晶体表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入电解液,然后穿过隔膜,再经电解液迁移到石墨晶体的表面,而后嵌入石墨晶格中。 [2] 与此同时,电子经导电体流向正极的铝箔集电极,经极耳、电池正极柱、外电路、负极极柱、负极极耳流向电池负极的铜箔集流体,再经导电体流到石墨负极,使负极的电荷达至平衡。锂离子从磷酸铁锂脱嵌后,磷酸铁锂转化成磷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