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材质的讲究
古时候寿衣的颜色比较严厉,样式其实和平时穿的差不多,但是材质有很多的讲究。制作寿衣的材料一般都是“棉娟”,“娟”和“眷”同音,含有眷念的含义,表达后辈对于死者的思念之情。而用棉的原因则是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不是特别好,棉布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并且寿衣的数量只能是单数,因为在古人看来,单数代表着吉祥,比如“九五之尊”之中的“九”和“五”都是单数。
虽说寿衣没有规定一定要用什么材质,但是却明确规定不能用哪些材质。比如皮毛和绸缎,都不能用来制作寿衣。因为古人相信人去世之后会进入轮回,如果穿上皮毛制作而成的寿衣,就有可能在下一世变成兽类。虽说这样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但还是表达出人们对于逝者的祝福。至于不能用绸缎的原因,是因为“缎”和“断”同音,而“断”有“断子”的含义。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避免犯了这个忌讳,所以人们一般不会用绸缎制作寿衣。
寿衣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寿衣的袖子一定要长,长到足够将死者的手部全部遮住。这种做法的寓意也是对于后人的祝福,希望后辈的生活条件可以得到保证,不至于去讨饭吃。其实现代社会,只要稍微勤快一点,都不至于去讨饭吃,但是这些都是美好的祝愿,也就一直传承下来。古人还认为寿衣不能提前穿,一定要在老人即将断气的时候再穿,亲人准备寿衣的时间也不能过早,否则会被视为不孝顺。
穿寿衣可以让逝者在世界的另一端感受到家人的关怀和祝福,也是对逝者的一种纪念和告别。这种仪式上的穿戴,体现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死的一种平和态度。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逝者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可能会给人一种轻浮或者随意的感觉,也可能会与丧葬仪式的氛围不协调。而寿衣则可以让逝者看起来庄重而安详,也可以让亲友们更加尊重地送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