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zheng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ge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情调”遭受批判。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guo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guo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现代旗袍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定制旗袍对量体的要求:上手臂——测量手臂上半部二头肌的圆周长度,也就是上手臂宽的地方。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清代旗装不开衩,出现旗袍后,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在左边开低衩。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一九三四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李嘉欣袖型的花样常随潮流而变化,时而流行长袖,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这些都体现了女性对美的孜孜以求。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旗袍可以极尽展示女性的身材曲线。因此定制旗袍对量体的要求很高:
1.身长——赤足站立, 测量从头顶到脚跟的距离。
2.领围——测量脖子的圆周长度 (从两侧锁骨的中心点开始,绕颈部一圈,再回到锁骨中心点)。 当布尺绕颈部一圈后, 须留一根食指尖可伸进去的宽度。 从侧面看, 布尺会从颈部後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倾斜, 并非呈现水平。
3.夹圈(袖圈)——测量手臂和肩膀接合处的圆周长度。 (测量方法: 从肩膀上方绕过腋下后, 再回到肩膀上方, 围成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