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古济水与黄河交替孕育的神奇息壤。四渎之首的黄河两度经利津入海。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今濮阳境内)决口,河行千乘(利津古地名)达800余年,形成了以利津为顶点的古代黄河三角洲。公元893年黄河改道北流,大清河接替黄河在利津入海。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黄河改道东北穿运河,夺大清河道再次由利津入渤海。目前,利津是黄河入海的前哨。“以一壤之地纳千里之洪波,状如仰釜,最称险要”便是对利津30公里狭窄河道的生动描述。
利津县建县800余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既有远古陆地,又有黄河新生淤地,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有以“凤凰城、铁门关、东津渡”为代表的历史人文遗址,以黄河险工、黄河堤防、黄河故道等为代表的黄河雄奇风光,以红地毯、芦苇荡、柽柳林为代表的黄河口最美湿地,以利津水煎包、黄河故道鲜鱼汤为代表的地方美食,以黄河口剪纸、罗布麻茶、农家老粗布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产品,年轻与古老相得益彰,生态与文化交相辉映。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利津旧时美景都被湮没在历史长河里,而最常被利津人念起的景象之一便是“利津古八景”。
东津晓渡利津老城东门谓“观澜门”,取其登高望远,观大河建瓴直下,波涛汹涌澎湃之意。出东门半里余,即是声名远播的东津渡,因地在东关,当地人习惯为“东关渡口”。古时人们依河而居,有河有水的地方则水草丰盛,人丁兴旺,时日已久,便也市井繁华,自成一方热土。东津渡建于何年何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远在金明昌初年,章宗完颜璟就瞩目这方希望之地,破格将东津渡旁的永利镇,升格为县。既然升格,干脆叫“永利县”好了,时人为何独独钟情于“津”字呢?东津渡名气使然。
其后数百年,直至明清时期,东津渡仍可谓大清河下游最繁忙的渡口之一。昔日东门外,渡口旁,建有龙王庙、大王庙和戏楼,店铺栉比,商旅汇集,车马竞渡,热闹繁华,利津俨然一都会。顺河“东达青莱,北连山海,烟景迷离。”为鲁北地区漕运、盐运的重要通道。“东津晓渡”被邑宰乡贤一致推举为利津八大景观之首。从明成化年间利津教谕章忠的《东津晓渡》诗中,可以想见当年东津渡繁华迷人景象:津河环带碧流长,舟子清晨渡口忙。缥缈云边人竞渡,汪洋浪里棹轻扬。寻常荡漾沉波月,来往栖迟向晓霜。幸际政平方系缆,行人犹似唤渔郎。
清末“黄河夺清”后,渡口一度受到影响,但直到民国初期,东津渡仍岸高水深,水量充沛,可停靠数百石的大船。有“朝发洛口港,暮到利津城”之说。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东津渡成为清河军区和冀鲁边军区联系的通道。1947年7月,陈毅、张云逸等率华东军区机关就是在这里渡过黄河,转战西去,故又有“英雄渡”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是渡口兼码头。但随着黄河的不断淤积,河床抬高,水量逐年减少,河运功能丧失。
上世纪末,利津黄河公路大桥在东津渡南侧拔地而起,宛如长虹卧波,天堑变通途。今古渡两侧,白杨蔽日,垂柳依依,花团锦簇,绿草如毡。仰望大桥高塔入云,铁索穿空,看远方烟波浩淼,如梦如幻,听大河涛声轰然有韵。伫立岸边,思古追今,情趣盎然。现已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利津新景观。
西阁晴晖 明楼月色利津四门当中,出东门为水路,而其他三门均为旱路。而西门“朝京门”可以称为利津县的迎宾门,上级重要官员到利津巡视,本地官吏豪绅都要列队到西门外迎接,而本县绅士到州府公干也由西门而出。西门外、大道旁、古树下,每日都要上演喜迎惜别的情景剧。明万历年间利津知县周大年修瓮城,加固城池,其他翁城都为偏门,独西门为正门,可一窥东西大街全貌。城墙之上建有4角楼,12敌楼,西城墙之上巍然屹立5座敌楼,可见其倚重。门外官道三条,迤逦而去,一条通蒲台、一条通武定府、一条通达京津。而西门之上的两座城楼,恰似双子座,比肩而立,势冲云天。加之西墙之上角楼、敌楼、城垛、蔚为大观。登楼远眺,四方景致尽收眼底。落日余晖,夕阳返照,余霞散绮,城楼镀满五彩霞光,巍巍城阁愈显生动,令人盘桓,不舍离去。西阁晴晖,为八景之一,章忠诗云:西阁孤高倚翠巅,等闲登眺趣无边。阳光暗淡将晡景,鸟阵纵横欲暮天。画栋影随残照灿,朱帘色映落霞鲜。恨无指剑挥戈手,几欲回辕兴浩然。
明楼,即驻鹤楼。昔县衙公署在老城西北隅,大门宽敞宏伟,大门之上建有谯楼,名曰“驻鹤楼”。城内民居时多卑隘,独此楼高耸天际,势吞海岛。月明之夜,楼披皎色,与街道两旁商铺酒肆中若隐若现的灯光,互相辉映,相映成趣,增添了小城的韵味。明朝后期门楼倾圮,清顺治年间重修,后屡有修葺。民国17年(1939年),县长翦青芝在驻鹤楼旧址上建“中山亭”。1944年利津解放后,将中山亭改建为烈士亭,1946年6月落成。1969年7月渤海湾发生地震时,烈士亭倒塌。其后改建为灯光体育场。
旧景不复存,但从章忠《明楼月色》诗中,仍能品读昔时之境:百尺危楼宿构成,收来月色十分明。晶光掩映栏杆碧,岚气依稀琐闼清。极目望中海屿小,豁情登处斗牛横。南楼乘兴思庾亮,更属何人独擅名?
岳宇秋风岳宇,即城北关天齐庙,又称东岳庙。
天齐庙是一座道教庙。相传泰山神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齐神”。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于是,为泰山神修庙的风气在各地兴起。
位于城北关的天齐庙山门高大,殿宇辉煌,方圆广袤,十分壮观。寺院坐北朝南,前为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及雄伟壮观的天齐殿。殿内供有神像,除东岳大帝外,还有天齐娘娘、菩萨、四大天王等;东廊房北端有月下坐老像,过去求婚男女均到此叩拜;正殿的东侧有子孙娘娘殿,是求子处。旧时,天齐庙的香火很盛,每年秋季有庙会,人山人海,热门非凡。庙内则香烟缭绕,钟鼓悠扬,磬声回荡,求神拜佛的“信男善女”络绎不绝。
昔时庙宇台基高崇,古树参天,一派森严。庙檐之上串有铜铃,微风吹动,即有清越之响声,望去豁然开朗。康熙新志记载,时人多憩此纳凉,后古树被飓风摧断,此景不复存焉。
明朝举人赵鉴作有《利津八景》诗,其《岳庙秋风》诗曰:岱庙层层貌象幽,铃声动处豁尘眸。松椿夹道苍还翠,禽鸟依人去复留。云锁空庭岚气湿,露凝荒砌玉光浮。就中佳致吟难尽,疑是蓬莱一小洲。
黉舍钟声黉舍,即古学堂,学宫,指利津文庙。坐落在庠门首迤北,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初为元朝至元年间县尹高谦亨建,后经元明清三朝14次扩建修葺,成为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建有棂星门、泮池、“万世宗师”坊,影墙上方镌刻“万仞宫墙”4个大字,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和明伦堂等。学宫东南隅有一钟楼,名“鸣鲸楼”,台高修丈,架钟其上,清晓钟声嘹亮,士子赖以警觉,全城能闻其声。顺治年间鸣鲸楼倒塌,知县许养高曾移钟于城西伏广庙。民国年间文庙西庑一度改为学校,而后屡遭驻军骚扰,日渐颓废,日伪时期即成空庙。解放后曾用做酒店酿酒。至1986年全部拆除。
清康熙年间利津知县李应甲曾有《利津八景》等诗作传世。《黉舍钟声》诗曰:长夜一醒尘土梦,晓钟何事隔墙闻?圣贤原有栖身处,不在声传只在君。
海门春浪海门即铁门关,在大清河入海口处,遗址在今汀罗镇前关村。金朝设立铁门关,历经元明清时期,盛极一时,胜景迷人。尤其春潮泛波,浪卷云飞,云海相连,襟带于利津之左,最为巨观。
有金以来,大清河河门通畅,南北商船自渤海驶入河口,在此处卸载装盐。海篷南运,河帆西行,铁门关乃漕舸经泊处,渐渐成为槽运、海运的咽喉要地,设立关隘,派兵把守,规格不断提升。至明洪武年间,置海防同知衙门,设千户所,归武定兵备道管辖。
康乾间,永阜大盐场冠盖山东,他处积盐滞销,这里河运通畅,停泊此处的盐船以百千艘计,河岸码头上装卸货物的号子声不绝于耳。大清河中的盐船,一年要装载五十多万包食盐,运往鲁、豫、皖、苏六十六州县,发自铁门关的运盐船队,最远销地可抵达亳州、阜阳、蚌埠、淮南。船队在大清河口集结,列樯蔽空,桅杆林立,看上去就像是城郭一般。各地商贾流连往返,晋徽二省之盐商鹾贾亦纷沓而至,铁门关里既有民区又有官防,客店货栈、茶坊酒肆,戏楼庙宇,当铺药店,公廨兵营、鳞次栉比,逐渐向城外拓展,顺河有路,住家逾千户,大街交叉两条,一条北去腰庄,一条西渡汀河。
黄河夺大清河而来,灾祸骤降,从此海啸河患连连不断,永阜盐场淹毁过半,铁门关频遭洪流损毁。清光绪后,黄河一年数决,到光绪十二年,铁门关被黄河水淹没,后屡经水淹淤积,关址不复见于地上矣。没有了永阜场,铁门关精气魂灵全无,没有了大清河,铁门关瞰河锁浪皆空,实为大憾事也。张铨有诗叹曰:“丰国场边问旧营,前朝几度设屯兵。至今明月荒城畔,铁马金戈夜有声。”
关于铁门关景观,先人吟咏颇多,李应甲《海门春浪》诗曰:乘流鼓辑极沧溟,海涨春云入望青。晓月忽开千树眼,五山烟岛厂东扃。
古井甘泉官灶城有七十二井,据传城内诸水皆咸,惟独城西南隅有一井清澈甘冽,时人赖以生存,被列为利津一景。
官灶城,也称“禁垣”,其实就是国家的大盐场。旧时盐业由国家统一经营,不允许普通百姓染指,固有“民不侵灶”之说。盐,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日用品,销售面广,利润大。据说古时利津最有钱的主,都是盐场的老板或盐商。于是,有些人就打起了盐的主意。张铨就有诗言:“盐砣万点乱山尖,海泛防兵岁岁添。一夜西人席卷去,阳沾滨乐尽私盐。”可见私盐泛滥状况的严重。禁垣,这一独特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官灶城,在县城北七十里,也就是现在虎滩乡一代。滨海盐池,斥卤之地,掘井即渗卤水,甘泉难求。所以,浩茫盐滩之上突然出现甘泉,人们该是多么欣喜!
李应甲《古井甘泉》诗曰:泉从山上泻来清,卤地难将冽水呈。为有渊源深百尺,浊流混处独标名。
圣水灵池圣水灵池濒海,地址在去县治百里一个叫换水坨的地方。相传,在滨海斥卤之中,潮汐往来之地,有一清泉涌出,甘而且洌,大旱不涸,大涝不溢。灵池旁有奇草,名重楼草。遇天旱取其水祷雨,很是灵验,故人称“圣水灵池”。
乾隆三十二年,春天无雨,至夏四月仍不见半滴雨星,时民皆悬耜,野无青草,眼看一年收成无望。知县程士范乃命学博张本大撰《祷雨文》,亲自率领同僚到圣水灵池取来圣水,供奉于龙王庙,并拜祈于阶下。此时,风猛日烈,不见一丝云彩,人们都怕不下雨。谁知到傍晚,突见“海畔生云,雷电交作,澍雨滂沱,四郊沾足”,喜雨解旱,民众无不欢欣鼓舞。过后,程士范专门安排,将圣水灵池周边砌砖修护,并刻石立碑铭记此事,程士范亲自撰写碑文《换水坨祷雨灵验记》,以昭神贶。圣水灵池以此更加出名。
李应甲《圣水灵池》诗曰:野静山遥烟水渺,有龙蟠在灵之沼。政平人和雨露滋,闲对重楼龙不扰。
转载自: 利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