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故障损伤根源分析:
轴承是大部分设备的部件,一旦轴承失效,设备就会停止,找到根源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轴承一旦受损,它就会逐渐恶化直到无法工作,那时故障发生的所有证据可能都被破坏了。
如图2 揭示了损伤从小到大的整个过程,外部颗粒(污染物)进入轴承,运动中产生凹痕(污染物被压入滚道)。凹痕边缘会升高,所以凹痕看起来像个坑。滚道局部几何形状发生改变,使得这个区域无法形成良好油膜把接触表面分离开来,结果造成材料疲劳。是表面出现裂缝,是受损区域剥落,随着继续运转,剥落不断加剧。到后来,受损区域变得如此之大,的受损点(即凹痕)完全消失。此时对受损轴承进行检查,已很难发现问题的根源:即可能由于密封不好致使污染物进入轴承。
截割部与截处漏油
1.1漏油原因
当掘进机截割部与截连接处发生漏油现象时,所漏的油液主要为齿轮润滑油,通常浮动密封失效是引发漏油的罪魁祸首。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若有煤粉混入浮动密封,在浮动密封运动时,混入的煤粉会磨损浮动密封滑动面与密封面,造成浮动密封密封作用失效,以致产生漏油现象。另外,所选的浮动密封尺寸大小与腔体尺寸大小不相符,以致浮动密封不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这样也会造成截后端泄漏润滑油。
1.2预防措施
提高截与截割部连接处的实际密封效果,谨防煤粉混入连接处。应严格按设计样本尺寸来加工浮动密封腔体,加工好后应派专人检验腔体尺寸看其是否合格,同时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浮动密封件,使浮动密封与腔体充分接触。此外,为确保浮动密封得到很好的润滑,同时又能减缓泄漏,可用润滑脂来代替润滑油做润滑。
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结构诊断
目前,发电机和机械传动系统是组成风力发电机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承担稳定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功能。而在风力发电机组内,齿轮箱、发电机以及轴承在振动状态下,会频繁地出现故障,尤其是轴承易出现点蚀、轴面磨损等故障,而且在高温的环境中,会缩短齿轮的使用寿命。此外,作为风力发电机组提供动能的关键设备,齿轮箱、轴承以及联轴器等零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荷载的冲击,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极易导致传动系统出现故障。
轴承参数寿命
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轴承在出现点蚀前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寿命。
滚动轴承之寿命以转数(或以一定转速下的工作的小时数)定义:在此寿命以内的轴承,应在其任何轴承圈或滚动体上发生初步疲劳损坏(剥落或缺损)。然而无论在实验室试验或在实际使用中,都可明显的看到,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的外观相同轴承,实际寿命大不相同。此外还有数种不同定义的轴承“寿命”,其中之一即所谓的“工作寿命”,它表示某一轴承在损坏之前可达到的实际寿命是由磨损、损坏通常并非由疲劳所致,而是由磨损、腐蚀、密封损坏等原因造成。
为确定轴承寿命的标准,把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联系起来。
由于制造精度,材料均匀程度的差异,即使是同样材料,同样尺寸的同一批轴承,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其寿命长短也不相同。若以统计寿命为1单位,长的相对寿命为4单位,短的为0.1-0.2单位,长与短寿命之比为20-40倍。90%的轴承不产生点蚀,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额定寿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