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四年 九寨沟“补妆”归来
封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童话世界”美丽依旧
珍珠滩瀑布。
五花海。
初秋时节,四川九寨沟色彩斑斓,宛如画卷。9月28日,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在九寨沟县举行,九寨沟景区也将全域恢复开放。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五花海等多个景点遭到破坏。阔别四年,经过恢复重建,“童话世界”九寨沟“补妆”归来。全新亮相的景点将给游客带来哪些惊喜?9月2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从树正沟到日则沟,再到则查洼沟,只见千湖叠翠,万流飞驰。一路上游客欢笑声四起。
虽受疫情影响,九寨沟景区当天仍接待游客5280人,旅游热度正逐步升温。
全天候监测保护全面治理170处地质灾害
“九寨沟依然美丽”,是设立在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的一句标语,简洁又实在。早上8点过,熙熙攘攘的游客开始往沟口涌进。和以往拥挤的进入体验不同,上下分层的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让每一个游客都能从从容容地进入。
在九寨沟智慧中心,二十多个监控画面,正在实时展示景区游客、地质、森林防火等监控画面。“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当地和景区考虑最多的还是保护和安全的问题。”九寨沟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琦介绍,九寨沟坚持预防为主、分类实施、合理避让、重点整治的原则,全面排查评估灾害,彻底治理灾害隐患,全天候监测灾害点,全面治理170处地质灾害点,景区的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补植树木27万株诺日朗瀑布美景恢复如初
秋日九寨,一步一色,一步一景,幽静空旷的山谷里藏着水平如镜、色泽艳丽的海子,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在这份秘境美色的背后,是凤凰涅槃般的生态景观修复奇迹。
火花海像一颗硕大的翡翠,镶嵌于群山之中。络绎不绝的游客,很难想象曾经因地震失水,火花海差点“消失”。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高级工程师肖维阳描述了火花海决堤后惨不忍睹的场景:“偌大的海子顷刻不见踪影,原本的湖泊生态系统变成河道生态系统,钙华丘裸露在空气中。”
保护千万年形成的钙华体成为震后生态恢复的难题。国内外著名专家联合制定了以糯米灰浆、震损钙华和崩塌落石等为主要原料的新技术修复方案,就地取材,最大程度保持了自然本色。“除了修复,保护也运用了多种科技手段。”肖维阳说。如今,钙华体堤坝上,安装了不同的监测设备,各类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为全力保护景区的生态系统,九寨沟景区累计补植补造树木27万株,修复、恢复生态环境2585亩,受损山体、植被得到了快速修复。修复过程中,景区全天候全面监测生态环境,新建长海、树正等5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站,常态化开展动植物、水质、空气等监测,景观地表水质、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在国家一类和一级标准。诺日朗瀑布和火花海通过有效的人工干预,已经恢复到震前的美丽状态。 (记者 赖芳杰 柴枫桔 李雨心 杨金祝)
同步播报
共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
国际型研讨会在九寨沟开幕
华西都市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边钰徐中成)9月26日,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阿坝州九寨沟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是“8·8”九寨沟地震后当地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型研讨会,也是“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研讨会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国际旅游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管理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何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与恢复重建、如何提升遗产地韧性能力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会议期间签署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九寨沟科研基地”也在会上揭牌。
新闻链接
“人间瑶池”里藏着生物多样性之美
从上空望去,“人间瑶池”像一条彩带流淌在森林间;在弥散的云雾中,漫山的树木黄绿交织、层林尽染……倘若在仲秋九月踏入黄龙景区,就能看到这样一幅秋意的画面。再配上若隐若无的鸟儿啼鸣,这幅画面更有了一丝动态之美。
9月27日,记者走进黄龙景区,这个以“彩池、瀑布、滩流、雪山、古寺”五绝闻名于世的风景名胜区,正因这片土地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焕发出生态原始之美。
“你们要是5月份来,就能看到漫山的杜鹃花,有白色、黄色、粉色,好看极了。如果是6月份来,那杓兰花就开了,紫红紫红的。要知道,在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里,生长着19属、34种濒危物种杓兰。”背着笨重的单反相机,穿着厚实的冲锋衣,黄龙景区市场营销策划员王东说起这片土地所栖息的生灵,如数家珍。
黄龙的生物之美,不只有静态的植物,更有无数珍稀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大能猫、川金丝猴、牛羚、豹、云豹等;II级保护动物有猕猴、豺、黑熊、兔狲等。漫步在景区之中,你偶尔还会发现小松鼠站立在人行道上,手中捧着吃剩的食物。
“黄龙自然保护区始建立于1983年,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和钙华景观为主的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黄龙景区高级工程师周听鸿介绍,“1989年,第二次全国大熊猫普查结果,黄龙自然保护区仅有大熊猫2只。2001年,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有大熊猫14只。到了2015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有大熊猫15只。”
在景区维护方面,黄龙也在积极作出努力。景区之中,王东指着一条崭新的电动车道告诉记者,这条车道已经整装待发。“开通后,可以让游客少走约2公里的路程。” (记者 赖芳杰 柴枫桔 李雨心 杨金祝)
来源: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