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的才女东东嫁人了!新郎是同为自幼喜读“夜光杯”的知音。婚礼于11月26日在锦江小礼堂举行,这是我3年来首次有机会出席晚辈的人生庆典。而我认识东东居然已经15年了,当时她初二。那是在徐汇区湖南街道社区学校座谈会上,她告知喜欢品读“夜光杯”!
而我告诉她自己喜欢的是世界杯,几乎每场比赛第二天都要看晚报体育版的评论。因为世界杯和晚报体育评论,我和东东的父亲、伯伯成了好朋友。同时,我很好奇东东为什么会喜欢“夜光杯”,是语文老师推荐的吗?答案却是她母亲的阅读习惯传承。有意思的是:东东的妈妈陈春槿是国企厂报的编辑,在编辑副刊版面时就以“夜光杯”为审美参照标准;而她品读“夜光杯”的年龄段和东东一样,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的,引导者就是东东的外婆。可谓书香门第了!
几番交流下来,我发现这一门三代“夜光杯”知性读者的品读偏好是有各自特征的。外婆喜欢美食类随笔,包括天南地北的小吃介绍、佳肴故事和烹饪心得;我心里猜想是外婆年轻时正逢短缺经济年代,啥都要凭票凭证采购。就是在新民晚报复刊的四十年前,烤鸡还是奢侈品,买个蹄髈得凌晨去菜场排队,大米则是限量的,去城隍庙品尝小笼包是节日选项……
而陈春槿注重品读的美文作者,往往是国企员工和地方志工作者;她喜欢看改革的故事和转型的艰辛并从中汲取思想养料。她长年在闵行及吴泾镇工作,那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喜欢逛的老静安区已经和闸北一起演化成新静安区,熟悉的正在远去,有些烟火气正变得模糊。一道河岸的新姿、一座剧场的改造、一条马路的变更,都能品出沧桑感。
东东除了中考、高考和考研究生,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如今一年的晚报订阅费用,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不像我小时候让父母订阅晚报,父母都要求我班级考试排名进步。记得我奶奶还唠叨过几次,订了晚报要少吃好几只鸡呢。东东是在全面小康社会中生活的,因此她喜欢品读的夜光杯美文往往是祖国大好河山、异域风情、人物传奇,还有希腊神话……
“夜光杯”就是这样的神奇!一门三代没有产生代沟,而是通过阅读、理解和交流形成了文化家宴。因为长年品读“夜光杯”,东东的写作天赋在高中时就得到了充分展示;本科自然就是中文系。东东的理想是新闻,后来就成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硕士,具体专业则是新媒体。如今东东在一家服务贸易的国企工作,从事发展类政策研究,依然每天品读“夜光杯”。
在东东的婚礼上,外婆、陈春槿和东东都同我说起当天的“夜光杯”。和往常一样,这天的内容相当丰富。三位女读者分别喜欢的佳作是:《朴实的红薯》《黄军装》和《梨花梦》(介绍海南国家森林公园)。而东东的父亲、伯伯,则和我聊起了伴手礼。原来他们都希望新成立的小家庭能够书香依旧,把品读晚报纸媒的习惯传递下去;不要依赖电子阅读和躺平玩手机。父亲赠送了明年的新民晚报,伯伯负责后年的赠订。真是“爱夜光杯爱上海”!(王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