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文娟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 炳叔
2019年末,抖音上一个关于电影《牧马人》的5分钟小视频火了。
这段小视频惊艳了网友,大家纷纷找来这部电影观看,内心仿佛注入了一股甘泉,清冽心脾,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片子随之迅速火爆网络。
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青年教师许灵均被打成“右派”,发配到西北牧场劳改,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顾,并与逃荒来的农村姑娘李秀芝结为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这部拍摄于1982年的老电影,在上映之初就已经火爆全国,获得了1983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刚刚度过了十年浩劫时期,这部以那个特殊时代为背景的片子一上映,引起当时有过相似经历的人们的共鸣并不奇怪。
然而在近40年后物质、精神生活都不虞匮乏的今天,它又再度火爆,撞击了无数人的心灵。
意味着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依旧对那些质朴、纯粹、善良的品质心存向往与渴望,而那些坚定的信仰与逝去的美好,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
淳朴真挚的爱情。
从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场的农村姑娘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遇到热心的牧民郭大叔,辗转之下,郭将她带到许灵均的面前,于是许灵均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从天而降的“老婆”。
秀芝不嫌弃许灵均是“右派”,许灵均感激秀芝对他的信任。在牧民们的帮助下,他俩结成了患难夫妻。
现在的人因为没有房子不敢结婚,因为彩礼钱犯难苦恼,为了改口费下车费锱铢必较,为了房本上加不加名闹翻天……
所以当看见秀芝与许灵均的结合是如此简单“草率”,又是如此淳朴动人时,网友们深深为之震撼并感动了。
他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只有一个连风雨都不能挡的小破屋。
目之所及皆是贫穷,困苦,破落。
然而再贫瘠的土地也不能阻止爱情之花的生根发芽。
他们的定情简单而坚定:
“秀芝,我是犯过错误的人”
“犯过错误,我们以后不犯就是了”
“我这辈子,注定要在这劳动一辈子”
“一辈子有什么不好,我陪你在这劳动”
许灵均说:“在我的生活中,忽然闯进了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多年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她对我是这么信任,和我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好多年。”
背“黑锅”背了多年,忍辱负重了多年,历尽苦难多年,也等待了多年,你来到我面前,我才知道,这一天已经被等待了很久,并不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而只因为,你懂我。
在幸福感被欲望和空虚所替代的今天,人们依旧会被这些最淳朴的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这些直白的言语里隐藏着最深切的真情。
这世间,唯有真情,才最值得被追寻。
真诚温暖的乡情。
“右派分子”许灵均出身于大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在解放前逃往美国。
身上背负的“原罪”使许灵均在“文革”中受到冲击,造反派要把他揪出来批斗。善良的牧民们为了保护灵均,让他上山去草场放马,以躲过灾祸。
董大爷说:“咱们和灵均一块好多年了,都了解他,干活踏实,人又老实,可不能看着他去挨打受气。”
山上冷,一个牧民就把自己唯一的皮袄拿给他,还鼓励他:“要相信群众,相信党。”
灵均的小破屋透风,董大爷就给他做了一扇布帘挡风;董大娘端来两碗面给灵均,说:“吃饱了饭,就不想家了。”
秀芝灵均在小破屋结婚,郭大叔送来了乡亲们凑的布票、粮票、钱和大米,董大娘送来了能煮两个人吃的一口锅,村里的老少都来为他们庆贺,送上真心的祝福。
物质上的匮乏不能把人打倒,精神上的苦闷却能寒彻心扉。
没有善良质朴的乡亲们的关爱,灵均也许早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祁连山辽阔的山脚下,灵均养马,放牧。大自然和劳动,给了他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他说:“在这质朴而又平实的劳动中,我的心上激起了一种美好的感情……我好想融化在这群质朴的人中。”
记得汪曾祺也被错划过“右派”,下放到张家口的一个农科所劳动。
起猪圈、刨冻粪、给果树喷波尔多液……农活很累人,握笔的书生第一次体会到“劳动是沉重的负担”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与农民一起吃住干活,晚上被窝挨着被窝睡在一铺大炕上,农民兄弟在枕头上和他说心里话,没有任何顾忌,这才让他比较贴近观察了解农民,让他知道中国的农村是怎么一回事。
给“右派”们做鉴定时,大家一致认为:老汪干活不藏奸,和群众关系好,“人性”不错,可以摘掉右派帽子。他这才得以“摘帽”,结束劳动。
汪曾祺说:“中国的农民都是很好很好的啊!”
许灵均对想家的秀芝说:“你别难过,我们这里的牧民都是很好的。”
这就是中国的乡民,他们善良、纯粹、质朴,任何穷困、苦难都不能阻止他们照亮和温暖别人。
坚贞赤诚的家国情。
许灵均初到西北牧场时,心灰意冷,悲观绝望,有一天睡在马棚里的他看见棚外有一根吊绳,仿佛感受到死神的召唤,在那一刻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他站在吊绳前,马儿也好像有知,跑过来顶了他一下,他瞬间清醒了,抱着马儿失声痛哭起来。
他突然想到:我这个资产阶级的弃儿,也曾沐浴过新中国的阳光。
上学时,学校批准了他的助学金,老师见他家里没有人了,就让他搬到学校宿舍,让他跟教师一起搭伙吃饭,毕业后他还留在母校做了老师。
他曾得到过的关怀与温暖,心中曾燃烧过的理想与激情,都不是假的。
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因为希望还未泯灭。
从此他内心没有过多的哀怨,纵然被“错划”了,他决定扎扎实实在牧场劳动,这一“扎根”便是20年。
运动结束后,灵均得以平反,被分配到牧场小学教书,也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
当他用颤抖着的手在黑板上写下“我们伟大的祖国”这几个字时,心中的委屈、不平已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祖国饱含感激与信任的深情。
这时他的亿万富翁父亲从美国回来,想让他继承家业。
“我希望带你去美国,那里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可以有很多钱”
灵均对父亲的舒适生活并不艳羡。他认为,国家在好不容易迈过一个大坎之后,作为个人更应该不离不弃地跟着她走向新生。
灵均决定留下来,这里有他汗水浸过的土地,有患难与共的亲友,有相濡以沫的妻子,有生命的根……
决定一个人去留的,从来就不是空洞的信念与大道理,而是那些长久萦绕心头的点点滴滴。
解放前夕,“人心惶惶”,有能耐的人大多想着“出逃”,杨绛先生一家却并不惶惶然,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安静地等待解放。
她在《我们仨》中写道:“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我们)爱祖国的文化……不愿做外国人。”
祖国就像母亲,她可能贫穷落后,可能历经磨难,然而“子不嫌母丑”,是每个儿女的底线与深情,这种归属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灭的家国情怀。
自强不息的志气豪情。
勤劳,聪明,温柔,善良,坚韧……一切美好的词藻都不足以概括秀芝。
她拥有一个女性最美好的底色。
她把一个破烂的屋子变成一个温馨的家:糊上窗纸,贴上窗花,垒起院墙,养了一群鸡鸭鹅兔,生了一个大胖娃娃……
她身上隐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脱坯建房、种植、饲养,样样在行,“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她相信靠着自己的双手,就能打造出新的天地。
得知灵均的父亲是亿万富翁,儿子清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汽车,我要爷爷的汽车!”
秀芝听到之后正色说道:“没出息!那是爷爷的钱。钱,只有咱们自己挣来的,才花得有意思,才心里安逸……不是我们自己的钱,一个也不要,这叫志气。”
现在的人已经很少提及“志气”这个词了。
人们崇拜金钱、名利、地位,崇尚“成功学”,能有个富翁老爹,不知道多少人梦寐以求,能靠捷径获得成功,不知道有多少人趋之若鹜。
然而,人若没了志气,便会失去对生命、规律、规则的敬畏之心,各种社会问题会层出不穷。
金钱是个好东西,但不能被它操控。
只有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果实,才会异常甜美。
缺什么,便渴望什么。
今天的我们隔着屏幕,隔着时空的距离看这个昨日的故事,一边缅怀那些逝去的美好,一边哀叹现在的迷失。
相濡以沫的爱情,淳朴真挚的邻里情,深沉厚重的家国情……其实在今天,我们也一样可以拥有。
因为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爱祖国,爱山川,爱人民……是本能,是自带的属性,我们只需找回那颗暂时迷惘了的赤子之心。
我们都能做到。
愿你岁月静好,有良人相伴。
愿祖国壮丽奔腾,繁花似锦。
【排版 | 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牧马人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文章版权归砍柴书院平台账号所有,任何媒体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