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公映。
这部被密封了五年的电影,世人终于能够窥见他的模样了。
国内向来不乏禁片,但被禁后又能够全国公映的,你可能是头一回见。
而影片被封禁,无非两种原因:
一、尺度太大;
二、内容过于真实。
《狗十三》就是属于后者。
作为影帝专业户的导演曹保平,曾凭借《追凶者也》、《烈日灼心》,造就了刘烨、邓超、郭涛、段奕宏四位影帝,可以说只要曹导一出手,就是各大电影节的常客。
但今天提到的这部作品还要早于这两部之前。
早在13年,曹保平的《狗十三》就已经拍摄完成,同年还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放映,谁都没想到那次之后影片就销声匿迹,雪藏了五年之久。
但幸运的是,在我们这个平行宇宙里,还能够看到影片即将在周五全国公映。
五年的封存让这部影片与曹保平以往的作品都不太一样,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讲:
《狗十三》在叙事上我没又惯常的那么激烈,人物也没有在那种极致状态下呈现的那么外在冲突那么戏剧化,但是它里面的内劲非常大。
导演口中的内劲,正是影片中现实题材下的残酷青春。
可别误会,这里说的不是那些小鲜肉和花瓶们演绎的所谓青春,而是关于一个少女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下的“真乖”成长。
第一次听到《狗十三》这个名字,多少都会有一些不明就里,不过稍微了解一下影片的大概简介就能解惑。
狗是片中女孩养的狗,十三则是女孩的年龄。
将其中的“十三”转换成数字“13”,片名又多了一层戏谑宣泄的味道。
影片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叫做《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正是片中狗的名字。
将中英片名对照起来,会发现,十三正对应爱因斯坦,也就是狗。
狗相较于其它动物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家长从小就希望小孩拥有什么特点?
听话。
狗是被人类驯服了上万年成了如今的这幅模样,而在家庭中成长的女孩李玩,则正在接受家庭的驯化。
狗和李玩,从野性乖张,到服从听话这一点上,都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本片的剧本来自曹导的学生焦华静。
88年生人的她代入了自己青春的细腻情感体验,让影片中的少女经历令人观者感同身受,让笔触下还原了中国式家庭下的青春成长,究竟是何种模样。
当年饰演片中少女李玩的中学生张雪迎,如今也已经长大成人。对于她来说:
五年后再看这部电影,就像李玩在片中期待的“平行宇宙”一样,目睹着另一个自己。
正如片中走过的成长轨迹,从一个孩子,到成为一个大人,这中间究竟需要经历什么?答案就藏在这部电影里。
张雪迎饰演的角色名为李玩,一个戴着牙套的普通女孩。
常爱幻想平行宇宙的存在,因为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不如意不痛快的事,在另外一个世界都会通通消失。
换言之,在她所处的这个世界里,是需要经历残酷的那个宇宙。
李玩这个名字的由来,影片并未直接明说,而是通过对于家庭新生儿子取名的慎重中,透露出女儿的名字是随便取的。
正如姓氏后的“玩”字,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成为了李玩青春期的另一道伤痕。
影片在一些细节上不露声色地表现出了这一点,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受到了一顿训斥,弟弟昭昭打到奶奶则没有任何惩罚。
当李玩认为弟弟得道歉时,爸爸只是说了句小孩不懂事,仿佛一句不懂事就能盖过一切,但父亲却总是自相矛盾地要求李玩应该懂事。
这辈子我们听过关于“懂事”一词最多的来源就是家长的口中,我们要懂事,不能让家长操心,不能按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能无理取闹。
所谓的懂事,就是让我们放下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去服从他们的喜好。
可问题是,如果按照要求照做了一切,我们和乖乖听话的小狗又有什么区别。
而小狗的名字之所以被叫做爱因斯坦,也不是随意取名,父亲想让李玩成绩好,又想让她听话,李玩给狗取的名字正是在投射自己的状态。
既要拥有爱因斯坦的高智商,又得像狗一样听话。
这不就是无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的状态,并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你好”。
但“为我好”,就等于“对我好”吗?
不一定。
通常说出“我都是为你好”的人都不会考虑后一句话,而这个人往往是我们未成年生活的掌控者——家长。
家长总是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子女身上,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不闻不问。
在他们眼中,孩子只需满足两个特质,好成绩 听话。
在家长的强硬规则下,我们被生活磨去了棱角,再也不会歇斯底里地大吵大闹,逐渐开始成为家长眼中听话懂事的样子。
长大后,你还记得叛逆期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吗?
叛逆期的结局,就像《狗十三》一样,小鸟刚长出了羽翼,正准备飞向天空,却被一张迎面而来的大网缠住动弹不得,最后掉落到尘土之中,面对无形的大网,不敢再展翅。
为了在这个满是大人的世界生存下去,不再露出獠牙,放弃挣扎,一味地顺从。
活在这个狗十三的世界,纵然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齐天大圣,不也一样套上了紧箍咒,收起一身张牙舞爪,乖乖去取了西经。
所以——
孩子,乖,听话!
我是为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