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里,武林派别中分别出现了“日月神教”和“明教”,虽然名称不一样,但是在所谓“名门正派”的人眼里,他们都被称为“魔教”。
对于魔教教徒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一种身份是自我对虚伪名门正派的反抗,另一种身份则是别人眼中对自己的定义。
《身份》是米兰·昆德拉流亡法国时期创作一部中篇小说,在此期间,他逐渐淡化了过往小说中的政治意味,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他,转而寻找自我的人生意义,自己异国他乡的处境,也开始让他寻找人生的自我认同。
小说中,让·马克和香黛尔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解离,具有两种不同的身份,一个是现实需要的自己,另一个是在爱情关系中才会暴露出真实自我。在不同时刻,两种角色轮番上阵。
对香黛尔来说,一个自我是社会的角色,另一个自我是渴望被爱、渴望从爱情中逃避现实的角色。
而让·马克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低能儿,离开香黛尔自己几乎无法生存,为了香黛尔的一句“男人都不再回头看我”,他幻想出了一个仰慕香黛尔的陌生人,用匿名信的形式为两人的爱情注入保鲜剂,最终,却引发了一幕梦境与现实交错的荒诞经历。
小说《身份》是米兰·昆德拉在法国1997年出版的小说,做为一个被捷克开除国籍、失去了公民身份的人来说,昆德拉借由香黛尔表达对一个人身份的思考。
现有对身份认同的定义是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自我身份认同,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社会身份认同,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阿兰·德波顿认为: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的生活。
结合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渴求身份认同,导致自我陷入身份焦虑的漩涡。
身份是具有双重性的,社会身份是别人眼中的自己,自我身份是自我核心体验。
在《身份》中,香黛尔没有体验到稳定、快乐的爱情,所以她曾经的冒险意象再次出现。而让马克由于沦为社会边缘人,所有关系维持全系于香黛尔。
二、香黛尔
她十六七岁时很喜欢一个意象:她想变成玫瑰花的香味,一种外放的、具有征服力量的香味,她想遍及所有男人,而且透过男人,拥抱整片土地。玫瑰花向外展露的香味:是一种冒险的意向,就好像是一趟邀请你横越男人的旅程。可是本性上,她不是那种天生就会不断换情人的人,所以她已走入婚姻,走入平静、安稳、快乐的婚姻时,这个迷迷蒙蒙、抒情的梦很快就沉沉睡去。
在香黛尔的身份认同中,包含着寻求爱情的自我身份认同和追求价值的社会身份认同双重属性。
香黛尔和丈夫离婚前是一名中学教师,两个人生活还算幸福。可是,香黛尔的儿子在只有五岁的时候夭折,香黛尔自此开始悲观厌世。和我们所熟知的劝导他人的方式一样,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丈夫、丈夫的亲戚朋友,劝导她“用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来遗忘过去”。
经历丧子之痛的香黛尔,难以理智的看待丈夫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对她而言,他的动机只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生育工具。香黛尔感受到爱情的缺失,自我身份认同逐渐缺失,自我意识和认知也随之崩塌。
她决定放弃现在的生活,所以,她扔掉自己喜欢的教师职位,选择了一份收入更高的广告工作,只是为了更快的摆脱丈夫的家庭,最终离婚。
香黛尔在不喜欢的工作中找到了一种实现自己价值的平衡术:每当她推荐一个自己有好感的人,她也会推荐一个能把工作做好的人。对她而言,做好广告工作,可以帮助她获得社会的认同。
可是,只有钱还不够,她还需要代表另一种生活的男人,虽然她想摆脱过去的生活,且想不出怎么过另外一种生活。
所以,当她碰到让·马克的时候,两个人很快被对方吸引,只见了两次面就成为情人,发生了关系。
两个人的爱情,帮助香黛尔重新在爱情中找到了自我身份认同。可是,这种爱情是建立在对现实的逃避,对社会的嘲讽之上。
香黛尔只是想要获得一种爱人身份和证明自我存在价值的方式。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彼此默认这个不平等的基础上,他们从来不去碰触这个问题:他赚的钱只有她收入的五分之一,而她年纪比较大。
伊莱恩•海特菲尔德和雷普森区别了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这两种“爱”的基本类型。激情之爱的特征是:对被爱者持有强烈的情绪、性渴望以及强烈的关注。而不是循序渐进,而且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其炽热强度会随时间而冷却。而伴侣之爱是一种比较温存的、更加稳定的体验,其特征是相互之间具有信任感、可靠感和温存感。伴侣之爱持续时间较长,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深
香黛尔和让·马克在一起,只是因为没有想好进入另一种生活,着急摆脱过去的权宜之计。
激情之爱虽然暂时让她忘掉了过去的生活、麻木了现在的问题,可是当爱情冷却,这种关系并不能满足她平静、安稳、快乐的婚姻需求,一直沉睡的冒险意向开始出现。
“男人都不再回头看我”,这句话让两人的关系陷入紧张和慌乱。
对香黛尔来说,随着激情之爱的消失,年龄的差距导致的自卑让她重新审视自我价值。当她在诺曼底海边散步时,自己在别人眼中像一个隐形人,过去,由于丧子导致的自我价值缺失,又一次让她陷入慌乱。
心理学家麦基在《可怕的错觉》中,提出一个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当一个人充满某种情绪时,就会带着个人暗示,去外界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
对香黛尔来说,丧子导致的爱情破裂,让她陷入到自我价值的否定中,而年龄的差距,让自我否定更突出。
对香黛尔而言,她对单纯的和陌生人发生关系感觉厌恶,她需要的是一种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证据。
三、让·马克
放弃学业不是一种挫折,那时候我放弃的是雄心壮志。而没有了雄心壮志,我立刻就置身于世界的边缘。而且更糟的是:我就想当个边缘人,一点也不想去找其他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笑傲江湖》里,令狐冲是一个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的人,他不以简单的善恶为判断标准,广交魔教中人。因此,被正派人士所放逐,游离在正邪交界的边缘。
可是,对令狐冲自己而言,从来没有自我放逐,他努力融入到自己选择的世界。
让·马克和香黛尔是不一样的,香黛尔经常会被过去的经历所困扰,让·马克则可以因为厌恶将过去轻松抛弃。友情对他而言,不过是回忆过去的方式,因为受挫,放弃读了三年的医学院。他所有选择的后果就是自我逐渐被放逐到社会边缘。
尽管如此,他从没想过融入,反而很享受这种和全世界对抗的状态。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让·马克而言,和香黛尔的爱情,满足了从爱情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也充当了连接世界的纽带。
只有香黛尔,才能救他脱离漠不关心的状态,唯有透过她,才能激发他的同情心。
对让·马克而言,香黛尔意味着整个世界,他把全部的爱寄托在她身上。所以,当香黛尔说出“男人都不再回头看我”时,他解读出是对失去爱的恐惧、对性的表达。
因为害怕失去她,自己扮演了一个陌生人的身份,给她写情书,以此证明香黛尔仍然有魅力。只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他拙劣的小阴谋被识破,让·马克对她那句话的的误解,让香黛尔感受到和过去一样的侮辱。
四、匿名信事件点破了两个人关系的本质
随着匿名信事件水落石出,香黛尔和让·马克的关系陷入紧张,彼此之间相互慰藉的爱情纽带昭然若揭。
小说对两人的结局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对香黛尔而言,她刚开始选择让·马克是对过去的一种逃避,也是自我身份焦虑的表现,当她遇到让·马克的时候,她也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
也恰恰正是这种年龄差距,完美填补了上一份感情的空窗期,她不需要再忍受一个人的生活。
这种焦虑产生的爱,注定与长久的伴侣之爱是不同的,她的眼睛里也做到无视他人,视对方为唯一。所以,她需要更广泛的爱情认可。
让·马克对这份关系的性质也有清晰的认知,对他而言,两人关系只是以吐槽这个世界来维持。
他需要一个战友,这个人满足了他对爱情和世界的所有幻想。因为人不可能完全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显然,对于一个社会边缘人而言,想要找到这种角色是困难的。所以,当香黛尔主动时,他并没有拒绝,反而把所有关系的总和维持在香黛尔身上。
总结:
整本小说是对爱情和身份的思考,当爱情在不单纯的情况下,变的非常脆弱,身份认同也变的急迫和模糊。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很难与这个世界断绝联系,可是世界的运行规则并非由个人决定。在此基础上,爱情的自我保存就显得非常重要。
可是,爱情的产生不能是因为逃避过去的痛苦,而是两情相悦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在现实中被分裂、被解离的身份,才能在爱情中找到分裂的统一。
安卫糖果铺:从文字中寻找世界和温暖!欢迎大家关注或留言交流……
这个世界的文字,已经充满了太多的是非黑白,却惟独缺少人性和温暖。
这里有充满人性温暖的文字,给大家一个自我寻找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