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墩与圪蹴,动作与象形
从动作上讲,“古墩”是中原地区方言,“圪蹴”是西北地区方言,都是蹲居的意思。“居”字此义,人止于古上,古音训为“基”,立足安身之地。“古”字像方城实为土丘也,为上古先民之所居处。
从象形上讲,蹲居的形象,人由一竖条折叠成一疙瘩,物类白蚁窝似的土墩子。“古墩”同时也指“堌堆”,《辞海》解释“堌”字为“河堤”。 山东出版的《学习字典》加了堌堆一词:堌堆,大土堆,用于地名。鲁西南方言“堌堆”就是土丘。与鲁西南“堌堆”类似,中原周边与东南地区还有“古墩”“古堆”“堌墩”等说法。“圪蹴”的圪,圪垯的意思,指土包。蹴,蹲的意思,也作蹵。山西方言这个动作音为“圪堆zhui”。西北地区与“圪堆”类似,还有“圪墩”“圪堵”“圪塔”“圪垯”“疙瘩”。
从量词上来讲,又演化衍生出人类社会学意义。这里住着一古堆人,那里住着一古堆人,这里是这一圪堆的人,那里是那一圪堆的人。
2.堌堆与圪堵,发端在中原
堌为固转,固为古转,古字起初发音为ge,与“圪”同音,今音为“gu”,实为语言流变的缘故,其古音遗留比如“涸he”。黄河下游中原之地,古有黄河济水濮水沮水流经,黄河泛滥,沟岔纵横,泽水横溢,一片汪洋,大野泽、菏泽、雷泽等九个大淖水域星罗棋布。明代顾一柔《山居赘论》说:大河之流……自孟津向东,由北道以趋于海,则澶、滑其必出之道。由南道以趋于海,则曹、单其必经之地。北不出漳、卫,南不出长、淮,中间数千里,皆其纵横糜烂之区。
上古时期,黄河不设堤防,下游主流在黄淮海平原上漫无边际的来回滚动,洪水汹涌澎湃奔腾无羁。上古先民为适应自然环境,首先选择高大的土岗堌堆居住。所以,必然是与水患作长期斗争的上古先民,首先发现的堌堆的地利,并第一批住到了堌堆上,得到了堌堆抵御洪水这个知识产权。这里必然是黄河下游的中原地区。其后,堌堆由于其人文阜新文化兴盛,形成大规模模仿并迁徙移植的现象,所以华夏九州处处都有堌堆,每个堌堆上都住着一堌堆华夏先民。今天中国的强盛,肇始于华夏先民从古堆到崛起的奋斗历程。
3.大数据背景下民俗视角中的先民迁徙脉络
堌堆既是华夏先进文化的最小细胞,又是开疆移民的基本单位。几千年前天南地北遍布九州的堌堆,孕育出今天版图的现代化城市。经过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这些上古时期先民中心聚落,被以村庄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为追溯华夏先民流动迁徙留下了蛛丝马迹。鉴于学识与资料局限,以下议论只作为提供一个粗线条的思路。
建模1:以堌堆(堌墩、古堆、古墩)、圪堵(圪堆、圪塔、圪墩)为关键词索引的分布呈现
建模1
经过对比基本与秦汉时期版图一致,可见堌堆(圪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中华民族核心疆域的锚定。在某种范畴上讲,堌堆是附带着一定的向心力的基本文化单元。
建模2:以堌堆(堌墩、古堆、古墩)为关键词索引的分布呈现
建模2
经过建模,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堌堆的呼号(红色坐标系),主要集中在山东鲁西、鲁西南,其中有两个密集中心,一是泰西平阿山前平原,并沿古濮水向西南拓展。二是鲁中南山前平原,并沿古济水向西南延伸。
古墩的呼号(黄色坐标系),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基本上以长江下游,湘鄂东部开始,江淮平原,至扬州杭州区域最为强势,其次为闽南桂东全粤最为集中,再次,鲁南古泗水沂水流域有零散分布。
古堆的呼号(棕色坐标系),呈现明显的游移线性分布,向西弥散至河西走廊,向南弥散至闽粤湘桂,主要密集区淮河南岸豫东南固始至长丰广大皖中地区。向西的一支,比较直观的可以看出,系先登陆洛阳盆地,继而以洛阳南阳地盆为中转跳板,沿渭河洛河向陇南陇西进军。
辨析固始至长丰豫皖密集区,并未发现全方位弥散现象,可以推定其形成系中原先民沿古涡河与汾河经皖北豫东开封至阜阳一线、沿古泗河濉河黄河南支流经徐州至蚌埠一线南迁集聚导致。其源头当为鲁西鲁西南堌堆集中区(红色坐标系)。那么,闽粤湘桂的迁徙移民,之初当以阜阳固始一带为跳板中继站,沿湘江耒水春陵水逆流而上才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堌堆与古堆(红棕坐标系)实为同源一体,河西及闽粤移民源头具在鲁西豫东古河济汶泗流域上。
建模3:以圪堵(圪堆、圪塔、圪墩)为关键词索引的分布呈现
建模3
圪堵的呼号(紫色坐标系),主要集中在黄河河套密集分布,大致在陕西神木山西府谷以北,以达拉特、土默特、托克托为中心的内蒙晋陕交界口外地区。第二集中地在陕中延安至定边县的延边地区。
圪塔的呼号(绿色坐标系),覆盖整个山西省,以及豫西陕南、冀南燕北、陇北东西广大区域。
3.比较辨析
通过辨析可以发现,在中华民族核心疆域内的堌堆(圪堵)分布,分别存在着两个强势坐标系和两个发达坐标系。其中两个发达坐标系,其一为口外河套地区紫色坐标系,其二为长江下游出海口黄色坐标系。其中两个强势坐标系,其一为强势向甘陇、向华南扩张的棕色坐标系,其二为覆盖山西全境,强势向燕北陇西北扩张的绿色坐标系。
通过与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对比,我们大致可以推定,紫色坐标系的圪堵为仰韶文化区,黄色坐标系的古墩为良渚文化区,龙山文化覆盖了部分仰韶文化,产生了新的绿色坐标系,并覆盖齐家文化,形成了强势的圪塔文化。大溪地、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与中原强势文化交流并南下,覆盖了良渚文化区。南北两个文化系统最终形成了一个强势的古堆文化棕色坐标系。
,